• 转发
  • 反馈

模仿兽叫

楚国的南方有个猎人,会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。

一次,他带好弓箭和罂火(用罐子装着的火)上了山,选好地形后,便吹起竹管来,他先“哟哟”地模仿鹿叫,想招引鹿群,待它们来到后,就打出火光用箭去射它们。

附近的一只山狸听到鹿叫,赶紧跑了过来。那人吓坏了,赶忙吹出老虎的声音去恐吓它,果然山狸逃跑了,但招引来了真正的老虎,猎人吓得弓箭也掉了,危急中又赶紧吹出罴的声音来吓虎,老虎听到罴的吼叫,窜走了,然而罴听到这声音却来寻找它的伙伴。

猎人再也不会别

“了”语“危”语

桓南郡(桓立)与殷荆州(殷仲堪)提出讲事物彻底终了的话语。

画家顾恺之说:“烈火烧了平原,没有剩余的火种。”

桓南郡说:“用白布缠着棺柩,竖起魂幡出丧。”

荆州说:“把鱼投进深潭,把鸟放了让它飞。”

接着又说事物处于危境的话语。

桓南郡说:“在矛上淘米,在剑上烧火做饭。”

殷荆州说:“百岁老人攀着枯树枝。”

顾恺之说:“在井的辘轳上睡着婴儿。”

不识车轭

郑国有人偶而拾得一个车轭。他问别人道:“这是什么呀?”

那人答道: “车轭。”

不一会儿。他又拾到一个车轭,照旧又问那人。那人又告诉他:“车轭。”

他听了大叫道:“刚才说是车轭,现在又说是车轭。怎么会有这么多车轭?分明是你存心哄骗我! ”于是,和那人打了起来。

戏弄牛杨

一天,杨素与同僚牛弘退朝回来,侯白见了他俩,说:“日这夕矣! ”

牛弘不懂此话意。杨素却听出来了,对侯白说:“你这人呀,什么时候也改不了老脾气! ”

原来《诗经》中有这么两句诗:“日之夕矣,牛羊下来! ”

争姓先后

一次,诸葛令、王丞相在一起,为姓氏的先后争了起来。

王丞相举出理由道:“姓氏排列中为何不说葛王,而总是说王葛?”

诸葛令反驳道:“这还不容易解释,平日里我们讲驴马,总是不说马驴,你也知道,难道马不如驴吗?”

又坦率了

宋济屡试不中,举止行动让人非常好笑。

一回考诗赋,没有按规定的诗韵来押韵,考完后手胸顿足地慨叹说:“宋五又坦率随意了啊! ”因此大为出名。

后来礼部上报录取的名次,唐德宗就先问:“这次宋五避免坦率随意了吗?”

师旷撞王

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。酒兴正浓时、他得意地说:“哈哈!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!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! ”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,听了这话,便拿起琴朝他撞去。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。

琴在墙壁上撞坏了。

晋平公说:“太师, 您撞谁呀?”

师旷故意答道:“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,因此我气得要撞他。”

晋平公说:“说话的是我嘛。”

师旷说:“哟!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! ”

夫妻求福

卫国有对夫妻向天神求福,妻子冀求道:“让我们不费力地得到100个钱币吧! ”

丈夫说:“怎么要这样少啊?”

妻子说:“超过这个数,您将要娶小老婆埃”

全佛出土

有个叫白铁余的,专靠骗人混日。

一次,他在村外山脚下的一棵老松树下,埋了一个小铜佛,一年多后,埋佛处杂草丛生。他便神秘地跟乡人说:“昨晚我从城里回来,路过村东的昌瑞山,见山脚下有片地方烁烁放光,可能是佛光吧?”

乡人很惊奇,当晚便相约一起去看。离山脚老远,白铁余就指着前方说:“你们看那不是一团黄光! ”众人顺着他的手看去,什么也没见,白铁余故弄玄虚的仍说有,众人揉痛眼睛也不见黄光。走到近处,只见遍地野草,白铁余越说越玄乎:“这么亮的光,耀得我都睁不开眼啦,你们怎

巧嘲隐士

齐国有个隐士叫田仲。一天,宋国人屈谷去见他,故意嘲弄道:“我听说先生远离人世,高风亮节,不依靠别人生活,令人钦佩。我会种葫芦,有一只大葫芦,坚硬如石,皮厚无腔,想送给您以表敬意。”

田仲说:“葫芦所以可贵,是它可以盛放东西,而现在您这个葫芦,不能切开盛物,不能用来装酒,这葫芦毫无用处埃”

屈谷说:“对呀,我是要把这无用的东西扔掉!可现在先生隐居此地,不依赖别人生活,可对国家也毫无用处,这跟那坚硬的大葫芦有啥两样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