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的穆宁曾官至刺史,他的儿子们有的也做到了尚书给事的官职。穆宁却仍要儿子们分头供奉饭食,待他稍不如意,就要遭到他的鞭打。 这天,轮到做尚书给事的这个儿子供奉饭食了,他特意把熊和白鹿的肉干合在一起烹制了奇异美味孝敬父亲。穆宁津津有味地吃了个大饱。这时,他的另外的一些儿子们都在一旁羡慕尚书给事的这一举动,以为父亲一定对他要有重赏。谁料,穆宁吃饱以后,很快把脸沉了下来,
有个穷人留客吃饭,家里的米不多,妻子怕做的饭太少,在客人面前不好看,便先用鹅卵石放在锅里,上面放米做饭。丈夫陪客添饭时,不小心把饭挖尽,露出了石头,感到很羞愧,便假装责骂仆人说: “瞎了眼的奴才,淘米的时候,眼睛长在哪里啦?这样大的沙石,都没拣出来! ”
南宋时,朝廷举行宴会,有优人扮成一个善观天文者表演节目。他说:“世间的达官贵人,都与天上的星象相应,我全能看出来。按正规方法,应当用浑仪,对着观察,则只见星,不见人。浑仪准备起来不太方便,用一文铜钱即可。” 众人让他透过铜钱孔看高宗,问他看见了什么,他说:“帝星。”又让他看秦桧,他说:“我看见一颗相星。”再让他看韩世忠,他说:“将星。” &nb
清代广东各州县乡镇都设有公局。公局中有绅士、董事,主要负责管理乡人借钱讨债、打架斗殴、邻居口角等小讼事。如果利用得好,倒也是个百姓自治的办法。然而,那些绅士、董事们往往处理不公,甚至有人仗势横行,营私舞弊。顺德县某公局处理事情时尤其徇私枉法,于是有人将“公局”两个字拆开,撰成一副对联为: 八面威风,转个弯私心一点 &nb
南宋庆元初年,韩侂(tuō)胄、韩仰胄兄弟专权,当时人称“大小韩”。想争得一官半职的人都争着去巴结他们。 一天,朝中举行宴会,有一个优人扮成一个入京候选官员的人,自述资历才能,应得好职位,却被滞留在选任官署,从春天一直耽搁到冬天,不知如何是好,所以徘徊长叹。 另一个优人则扮成一个占卜者,戴破帽,手持扇子,路过这里。那候选者便请他给自
周兴是唐朝武则天当朝时的一个掌管刑狱的官吏,他生性贪暴残酷,常常随意在法律规定之外另立刑法,因些老百姓给他起了个“牛头阿婆”的外号,把他比作地狱中的牛头鬼怪,可见对他的怨恨之情多么强烈。而周兴却在衙门口写了这样的“告示”: 被告之人,问皆称枉;新决之后,咸息无言。他的用意是说:凡是被告发的人,在他们被审问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自己是冤枉的;等到把他们的头砍下来以后,他们一个个都不再喊冤了。
明朝嘉靖年间,发生水灾,田地被淹没。有个姓劳的人,号半野,官屯田郎中,当时的都水郎中是劳半野的同年顾一江。有一次,顾一江出对子同劳半野开玩笑说: “半野屯其田,空劳碌碌。” 劳半野应声答道: “一江都是水,回顾茫茫。”
某督学前来主持贡生、监生录取考试,当问到名士姚江的学术时,有位监生在卷子上答道: “有人说姓姚的学问胜于姓江的,也有人说姓江的学问胜过姓姚的,如今这两种说法并存,似乎难以划分优劣。” 阅卷的人看到这里,无不大笑。
有个人脾气暴躁,非常容易发怒。有一次,偶然看见一个人在暑热六月天里头上还戴着毡帽,就马上过去骂人家不知季节时令,还要殴打人家。众人好说歹说,总算把他劝回家去了。他却因为这件事气病了,很长时间才有些好转。 不知不觉已到了腊月迎春时节,他弟弟陪他出去走走以求解闷,远远地看见有个戴帽子的人从前面走过来。弟弟赶紧走上前去,悄悄地对那人说:“我哥哥大病刚好,求您行个方便回避一下,千万不要让他看见。”
有个老僧,每次在佛堂上长时间念经,即气短口干,需饮些热酒后才能支撑。但如每次从堂中去房中温酒费时太久.恐人说话,就于堂前悬一铜铃,私下同弟子讲定暗语,每敲“荡荡朗朗铛铛”时让弟子温酒待老僧。弟于遵命,每闻铃声,即温酒。 数日之后,弟子为戏剧之声所迷,忘了铃声温酒,老僧责怪弟子说:“你今日在当什么心,铃声也不听?”弟子怕怪罪,就推说:“今日铃声与往日的不一样。”老僧问:“铃声有何区别?”答: